实施“六一”工程 坚持立德树人
推动关工委工作在实践创新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全县关工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许 松 柏
(2017年5月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传达学习县委常委会议以及上级关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工作,部署2017年任务,推动关工委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下面我代表县关工委作工作报告。
一、2016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情况
2016年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关工委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和上级关工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扎实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类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育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新成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关工委和省、市关工委的部署和要求,2016年在全县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学国史、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县关工委编写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把“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我们一生的基本遵循》等宣讲材料,印发一千多份,发至镇村、校、企关工委供老同志宣讲。各级关工委结合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充分利用自身的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青少年参观、瞻仰英雄先烈纪念基地,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追寻先辈足迹”等体验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党史国史知识,增强了爱党爱国情怀。使“两史”教育成为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要点,积极推动了全县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的扎实开展。
2、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管理,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得到新改善。
一年多来,全县各级关工委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创建零犯罪社区、帮教特殊青少年群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法制教育广泛深入。县关工委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抓好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工作。各学校关工委从公检法等部门聘请人员进校园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巩固法制教育成果。在全县推广坎南小学“带法回家”活动,其经验被《中国火炬》杂志介绍。二是打造“阳光驿站”“绿色家园”帮教平台。全县关工组织积极参与零犯罪社区创建、问题青少年社区矫正以及为青少年排忧解难、扶贫助困等工作,创建和推广了“阳光驿站”、“绿色家园”等帮教平台,结对帮教失足青少年和关心关爱失学、失业、失亲青少年的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2016年已救助贫困、病患、残疾青少年1975人次。三是进一步开展网吧义务监督。继续加大网吧的监管力度,组织“五老”,采取定期巡检、节假日期间不定时抽查、异地查访的方式,发现情况及时提醒和制止。县水利局、县供销合作联社等关工委在暑假期间还先后三次集中行动对网吧进行检查,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好评。
3、围绕决胜小康,发动老科技助力青年农民创业致富。
全县各级关工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和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原先对城乡闲散青年开展“三扶两创”活动的基础上,把关爱对象扩大到返乡青年农民工群体,积极扶持他们创业致富。发动镇、村关工委将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意向和技术特长信息汇总起来,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馈。推荐返乡青年农民工参加有关主管部门举办的定向技术培训,为对口就业创造条件。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技术优势,开展“百名老科技,讲解千堂课”活动,为青年农民工传授种、养、加工等技术,引导他们创业致富。截至2016年底,在关工委老同志提供就业信息,传授就业技能,引导就业门路和协调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的帮助下,全县已有近千名返乡青年农民工在家乡找到了就业岗位。
4、落实关爱措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
一是为弱势群体送温暖。2016年,县关工委通过多方努力,共协调78.76万元资金,用于对420名贫困学生的资助。沿海工业园慈善资金会出资30万元,县康达医院出资5万元,滨海农商银行出资27万元,对考上高校的贫困生和全县贫困的中小学生予以资助。通过《关心下一代周报》《扬子晚报》争取资金6.75万元,受助贫困生30人。各镇区、各单位关工委都通过不同形式开展,把温暖送给弱势群体。二是实施留守儿童集中教育工程。在镇村继续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儿童亲情吧、读书角、健身场地等活动场所,投入资金配备电脑、音响和图书等软硬件设施。集中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相关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假期的学习教育、娱乐锻炼提供场地,开辟了“第二课堂”。 三是全力办好校外教育辅导基地。县关工委根据省关工委和教育厅的要求,继续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全力办好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正常服务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让他们周末有个好去处。截至2016年底,全县先后办起校外教育辅导站196个,辅导点112个,覆盖率91%,参加活动的青少年有3万多人,基本形成县、镇区、村三级校外教育辅导网络。在9月份盐城市召开的全市城乡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我县有12个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四是办好家长学校。为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呼吁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家庭成长氛围,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关工委和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先后在全县开展家教讲座16场,受益家长达1.4万人。去年12月17日,特邀北大学生刘子瑜到滨海在天海元举办家风及家庭教育讲座,收益家长达3000余人。
5、探索新形式,着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
2016年,全县关工委宣传报道工作取得新成绩。县关工委被中关工委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一年来,充分利用县关工委网站,搞好宣传活动,网站的点击量达4万余人次。县关工委编写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宣讲材料被教育部《家教周报》刊载。采访的关于做好关爱全县留守儿童的工作通讯被《中国火炬》杂志刊登。全年共有110多篇调研文章和反映全县关工委个人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的报道,在县以上媒体发表。
6、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一年来,县关工委继续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工作组织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五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作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关工委、教育局关工委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杨春、黄明连等5人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在开展“基层工作年”活动中,为使关工委组织适应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要求,实现“五有五好”的目标,县关工委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根据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抓好镇(区)、村(居、社区)关工委主任的配备,在全县构建一支年龄均在70岁以内、有能力、有威望、有奉献精神的,社区、村民小组三级关工组织网络队伍。全县基层关工委618个,基本做到“五落实”;组织落实,有人干事;阵地落实,有地方办事;经费落实,有钱办事;制度落实,有章办事;责任落实,主动办事。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对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关工委的要求,以及先进单位的经验,我们感到工作上也有不足。一是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还要加强,要把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到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使全党全民都来积极参加;二是各级关工委要与有关主管部门主动协调沟通,争取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与活力;三是关工委自身学习不够,老同志要不断充电,了解新形势,接受新事物,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二、2017年关工委工作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县关工委2017年工作意见,经县委同意,已由县委、政府办公室转发。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第二次党代会,县委十二届全会精神以及上级关工委年度工作部署,按照“围绕中心、有所作为、发挥余热、服务大局”的工作定位,发动全县广大“五老”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早日建成“强富美高”新滨海作出贡献。工作要求是:从实、务实、求实。本着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真抓实干、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努力为青少年做好事、干实事。工作重点是:
一、上好一堂课——扎实开展“学史立志,崇德守法”主题教育活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指示和上级关工委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要求,围绕今年党的十九大召开,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组织开展“学史立志、崇德守法”主题教育活动,推动“两史”教育常态化,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结合主题教育活动,针对社会普遍反映的青少年道德缺失、责任缺失问题,联合县文明办、教育局、滨海报社、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抓好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开展《成人》教育系列活动,在《滨海日报》开辟专栏,在滨海电视台举办专题讲座,每半月一期;开通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学生及家长发送相关内容和励志信息等,营造氛围;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几位一体,培养有道德、有理想、守规矩的有用人才。9月份组织一次学党史知识竞赛;年底召开主题教育经验总结交流表彰大会,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把对全县青少年《成人》教育课上好。
二、建设一批基地——努力服务全县中心工作。
一是打造青少年预防犯罪和权益保护基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坚持不懈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依托县检察院力量,完善提高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权益保护中心水平。协调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开展“以权益保护、学习教育、困难救助、预防犯罪”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维权服务,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对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等“五失”青少年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进一步落实服务帮扶帮教措施;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较多的镇(街道)、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深入摸清情况,创新思想办法,落实有效措施,推动重点区域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取得新突破。运用典型案例引导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和谐环境,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力度得到提升。
二是打造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基地。依托北京神墨教育家教研究中心力量,对家庭教育开展研究、指导、培训和规划工作,并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教育工作。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县、镇、社区和学校(园)三级家长教育网络体系。确定“未来的孩子会拥有怎样的生活,今天的他们又需要怎样的教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风?家风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等主题,通过举办家教讲座、高峰论坛等形式孩子教育活动,力争全年家长、学生受教育人次5万以上。
三是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基地。与文明办一起,成立县青少年心理咨询基地,建立一支青少年心理咨询专业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心理科学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违法犯罪方面的作用。依托县一中心理咨询工作室,以专题讲座、团体训练、专家咨询、重点指导、沙龙交流等形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推动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开通24小时求助热线,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与咨询、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提供服务。
四是打造青少年校外教育示范基地。推广县城区教育校外辅导基地工作经验,示范带动全县农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办站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针对滨海拥有2.7万多留守儿童的实际,抓好校外教育辅导站、点的布局调整和村组、家庭辅导站点建设,坚持青少年在哪里、就把辅导站办到哪里的方针,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教育布局调整等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辅导站点布局,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校外辅导站及“一站多点”服务,切实形成镇(街道)辅导总站、社区(村)中心站、自然村辅导站、家庭辅导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办站格局,方便未成年人就近就便到站活动。使布局设置基本趋于合理,站点建设基本切合实际,为留守儿童打造良好的学习、娱乐环境。重点打造一批公益性校外辅导站。
五是打造青年农民创业基地。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和全省关工委“讲学达奔”工作徐州推进会精神,与农业系统关工委密切协作,大力推进“三扶两创一促进”,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业现代化作贡献。依托农业、农村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专家力量,组织开展老农技工作者送实用科技下乡,通过进村(社区)入校(政治科技学校),举办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知识讲座,接受青年农民现场咨询解答,培养更多讲政治、懂技术、能创业、善管理的新型青年农民;积极参与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引导青年农民开拓思路,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经营,开辟电子商务创业致富之路;组织“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评选“青年农民创业之星”等活动,努力培育更多的青年农民创业典型,推进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建立一本台账——全力做好“五失”青少年关爱工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省委、中关工委的要求,对全县失学、失业、失足、失亲、失能“五失”青少年情况调查登记,并建立台账。配合民政、教育等部门及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推动留守儿童寄宿制教育以及外来工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等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对留守儿童,重点依托辅导站等阵地,发动“五老”落实关爱保护措施,加强亲情关爱、心理疏导、生活照顾;对流动儿童,重点加强校外教育管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建立全社会“N+1”精准关爱机制,进一步组织“五老”人员与“五失”青少年结对帮教,对“五失”青少年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生活行为、心理动态,有针性地给予关爱帮助。
四、组建一个基金会——尽力为弱势儿童送温暖、办实事。建立县慈善总会关心下一代分会。以“倡导爱心奉献,致力公益慈善;倾心关爱下一代,尽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宗旨,依法开展资金募集活动。和县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一起,呼吁、接受社会和县内外单位、爱心人士的捐助,善款全部用于对困难儿童特别是孤儿的生活、学习、就医援助;奖励优秀青少年和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工作者等。给每个孤困儿童发放“爱心医疗卡”,让每个孤困儿童都能得到免费就医。在奔小康的进程中,社会孤儿一个不丢,困境儿童上得起大学。
五、用好一张报——充分发挥《周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